辞赋通讯开栏语
辞赋欣欣,人才济济。辞赋文化,呈蒸蒸日上之势。
辞赋文化公众号与辞赋文化网,今开《辞赋通讯》栏目,旨在联络感情,沟通信息,繁荣创作,增进友谊。编者、作者、读者尽可在此间徜徉、寄语。编辑部活动告知,各地方辞赋信息,作者感言,读者评议,文字图片短视频,形式多样,长短不拘。欢迎来稿,不胜感激。
来稿发送至cfwh2007@163.com。(投稿请标明:《辞赋通讯》栏目)
松花江赋
闵凡路
越千山,涉万水,走西域,下南洋。阅尽世间景,最忆是故乡。天涯羁旅情何系?白山黑水松花江!
吾生白山下,长在松江旁。童年下河戏水,青年北上求学;冬日冒雪溜冰,夏日偕友荡桨;哈尔滨堤岸抗洪,东三省电网采访。历历往事,眷眷亲情,梦绕魂牵,心驰神往。几曾见大江波平月朗,雨急浪狂,雪舞霜飞,素裹银装;几曾见其汪洋恣肆,豪情万丈,柔情妩媚,肃穆端庄。
松花江,源于天池之水,故有“天河”之壮①。出山谷,走平原,入林莽,依势蜿蜒;跨省界,越朝代,历千载,纵情流淌。真可谓天造地设,山高水长。松江两岸,良田万顷稻梁熟;大河源头,老林连片参果香。镜泊湖,波平如镜,名闻遐迩;小丰满,水丰成势,电输城乡。滔滔江流,温润黑土地;芸芸子民,感恩松花江。
悲哉壮哉松花江!屡经战火洗礼,风雷激荡,见证民生祸福,世态炎凉。“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曲悲歌,万众合唱;一声呐喊,全民救亡!抗联举义旗,殊死灭虎狼。卧冰卧雪,断炊断粮。“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将士赤心似火,壮志如钢。杨靖宇、李红光,喋血南满;周保中、赵一曼,苦斗北疆。八女投江何壮烈,浩然正气万古扬。冬夜尽,日寇降,大树倒,猢狲亡,家乡父老见曙光。
然世事多变故,风雨起苍黄。内战起,蒋军狂。烽火狼烟,铁马冰河,东北又摆新战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迂回辗转为解放;围困长春,攻打锦州,辽沈大捷慨而慷。老蒋兵败山倒,大地日月重光。十月北京礼炮响,中国人民挺脊梁!
春风又绿关外柳,时雨再惠江畔墒。松嫩松辽平原,胸襟博广;塞北关东儿女,古道热肠。爱国奉献,旗帜高扬。松江鲶鲤席上珍,东北大米粮中王。大庆原油兴安木,长春汽车鞍山钢。自难忘,聚会豪饮葡萄酒,过年争吃关东糖。英雄上榜,孟泰雷锋王进喜;神舟飞天,看我东北好儿郎。漫漫大陆桥,贯通亚欧都会,欣欣大连港,汇聚四海客商。老工业基地,重塑金身;共和国旗舰,再度起航。
金秋时节,站在八达岭长城瞩望:关东子弟欢唱《塞北的雪》、《太阳岛上》;同辈老友尽享晚晴天伦,幸福安康;长白山依旧巍峨圣洁苍郁,松花江长葆美丽清纯安详,黑土地远离战火灾难饥荒。而今,新一代华夏儿女,不忘昨天历史悲壮,珍惜今日美好时光,更勇敢投身改革开放之洪流,民族复兴之疆场!
作于2010年10月29日
注释:
【1】松花江,女真语(满语)为“松啊察里乌拉”,汉译“天河”。
作者简介:闵凡路,高级编辑。《新时代中国赋》编委会主任。曾任《半月谈》总编辑、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内部主任、《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中华辞赋》总编辑。
九一八赋
史忠和
岁于辛未,序属三秋。朔风卷地,黑水凝愁。看沈阳城头,残星未坠;望北大营外,铁骑突蹂。炮震闾山,火吞城郭;枪鸣辽野,血染荒丘。惊破黎民之清梦,撕裂华夏之金瓯。是时乎,九一八;民痛也,万千仇。倭奴逞暴,裂吾疆圻;豺狼凶肆,毁我田畴。父老哭于道,稚子啼于途。叹甲胄之颓倾,旌旗委地;哀军容之失序;国祚临忧。金汤隳坏,烽燧烟浮。
忆昔甲午之年,已丧辽旅;今兹柳条事变,再陷幽燕。日倭狼子之野心,久窥中土;贼寇虾夷之凶性,早露尖拳。藉柳条湖之一炬,假铁道线之微端。启鲸吞之念,行蚕食之愆。叹彼时,将帅无能,拱手丢之腴土;黎民悲咽,泣血丧之家园。四野哀鸿,尽是离乡之客;千村焦土,难寻避乱之筵。然国魂未死,赤帜高悬。关塞原野之上,白山黑水之间,义旗纷举,星火燎原。黎元共愤,国恨长牵。杨靖宇之挥戈,驰驱林海;赵尚志之策马,威镇边关。东北抗联,餐冰雪而心愈烈;中华儿女,赴战场则志弥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豪言在耳;“还我河山,复我主权”,浩气冲天。历十四年之浴血,经五千日之周旋。终灭扶桑之鬼魅,夺回大国之主权。卢沟晓月,重清烽火;南京残阙,渐复人烟。往昔遭此劫波,未尝忘也;而今抚之历史,犹觉痛焉。观夫沈阳之残碑,字痕蚀于风雨;不忘国难之警钟,声韵彻于山川。非为衔怨,实以铭冤。铭心殇史,理当惕然。
噫!居安当之思危,处治须之防乱。弱肉强食之理,亘古不移;豺狼入室之殇,斯仇难断。忘战必危,怀忧当鉴。期我邦国,长固金汤;愿我同胞,永持刚悍。
嗟夫!今时烽烟已远,警钟依旧铿锵。鉴史铭今,方知兴替; 传薪继志,永记存亡。吾当怀忧患于胸,莫忘国耻;众须立担当之志,共护家邦。承先辈之遗志,护华夏之荣光。图强砺剑,振我炎黄。
作者简介:史忠和,吉林东丰县人退休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诗词学会会员。有近二十篇赋文在《中华辞赋》发表,多次参加各类赋文大赛获奖。
九一八祭
傅永明
岁次乙巳,时维九月。霜天肃穆,云物悲嗟。忽闻辽鹤啼血,乍见沈星坠野。黑水惊波,白山蹙黛。忆昔烽烟骤起,痛此金瓯残缺。
夫癸酉之秋,关东军衅。柳条湖畔,狼烟突迸;北大营中,鼓角哀哽。倭奴逞豺虎之凶,华夏陷陆沉之病。铁蹄踏处,六郡烟焦;弹雨过时,万民血迸。哀我黎元,弃井离乡;悲夫城阙,残阳吊影。松花江上,寒涛咽尽流亡曲;奉天城外,枯草摇成索命旌。
至若金陵诏下,竟令不抵抗之策;锦帐谋深,唯求盟约于列国。遂使三千里地,尽染胡尘;十四载冬,长埋汉钺。冤魂啸夜,白骨泣霜。平顶山前婴啼绝,抚顺坑中磷火绿。呜呼!天胡不仁,纵寇殃于禹甸;人岂无泪,沥肝胆以酹觞。
然则困顿愈坚忠义,危亡乃见豪杰。杨靖宇肝肠化剑,赵尚志颅血燃烽。八女投江,寒湍淬其贞魄;一曼遗书,寸墨凝此精诚。百战山河,终扫瘴雾;千秋史乘,永铭峥嵘。
今瞻鼎彝,旧痛犹烙。卢沟月冷,犹照弹痕;旅港钟沉,尚鸣警铎。愿吾辈长怀惕厉,铸剑为犁;勖后世毋忘殷鉴,擎天拄轴。虔祭以文曰:魂兮归来,山河无恙!哀哉尚飨,日月重光!
作者简介:傅永明,诗人、作家、辞赋家。创作格律诗词八千首,已出版发行了七本个人诗词集。原创骈赋188篇,代表作《人民赋》《祖国赋》《赤峰赋》《红山赋》《巴林石赋》《玉龙赋》。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文字作品近百篇,有多篇辞赋作品在全国征文活动中获奖。
要是没有那场战争
——写给三千“南侨机工”
林双川
要是没有那场战争
他们仍然生活在美丽的南洋
他们会谈情说爱结婚生子
优渥地享受和平阳光
要是没有那场战争
就没有三千南侨机工告别南洋
就不会有一千多华侨青年
长眠于滇缅公路激流怒江
要是没有那场战争
他们就不用新婚别
瞒着父母登上轮船归国返乡
李月美就不用女扮男装
要是没有那场战争
他们可以坐在椰子树下吹着海风吉他弹唱
穿着西服、喝着咖啡、啃着槟榔
憧憬未来放飞梦想
要是没有那场战争
白雪娇,还会在厦门大学中文系捧读“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陈侨珍,还会是一名中文教员、一名马来亚篮球健将
侨居泰国的吴秀芬
应是一个出色的画家
每日对着画布涂抹水色山光
然而,战争毁灭了一切!
也斩断他们的梦想
他们义无反顾毅然决然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他们响应陈嘉庚的号召
投身抗战疆场
他们手握方向盘
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滚滚硝烟
用生命
打通“抗战输血线”
他们来自马来亚、菲律宾、泰国、缅甸……
他们有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
有富家公子、工人老板、
小商小贩……
他们车轮滚滚一路向前
他们必胜信念克难攻坚
滇缅公路
记住他们的牺牲奉献
怒江两岸
留下他们的青春容颜
让我们记住他们吧
他们无愧华侨旗帜民族脊梁
赤子之心日月可鉴
赤子情怀永放光芒
2025-9-1 记于北京郊外
附注:
【1】南侨机工:1939年,在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号召下,南洋华侨年轻司机和机修工分九批回国抗日,从事滇缅公路运输和汽车维修,他们被称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简称南侨机工)。其中1939年至1942年,南侨机工抢运50多万吨军需物资与不计其数的民用物资,打破了日本对中国海上重要港口的军事封锁,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牺牲的一千多机工,平均年龄不到23岁!
【2】李月美:祖籍广东台山,女扮男装报名加入南侨机工,被誉为“当代花木兰”。
3200名回国南侨机工中,有5位女性。她们是:李月美、白雪娇(祖籍福建安溪,侨居马来亚,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陈侨珍(侨居马来亚);吴秀芬(祖籍海南,侨居泰国,与丈夫一起报名回国参战,默默支持丈夫抗战工作);朱雪珍(一位未被详细记载的女性机工成员)。
作者简介:林双川,诗人,高级编辑。曾任《半月谈》主编,新华网雄安官网编审。著有诗集多部。
礼赞九三大阅兵
屈维英
金秋雷霆动京城,大典空前举世惊。
统帅登楼挥巨手,百里长街乐轰鸣。
雄狮列阵步铿锵,铁甲奔流势若虹。
战鹰展翅穿云起,银箭昂首指苍穹。
亿万同胞凝泪眼,百年国耻记心中。
卢沟晓月曾泣血,金陵城头叹飘蓬。
八年浴血山河复,万里驱倭气贯虹。
今日扬威非好战,只因先辈魂不宁。
环球瞩目中华志,四海同赞大国风。
不忘抗战先烈志,更护和平启新程。
山河无恙民安乐,日月有情照复兴。
且看今朝龙虎跃,东方巨龙正飞腾。
作者简介:屈维英,新华社高级记者。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已出版作品巜中国民工潮》《走遍长城》《皇家医事》《皇家养生》《碣石新篇——秦皇岛九十年代写真》《屈维英辞赋集》等专著。
本栏目主编:王德艳